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派出所的 “防汛百宝箱”:那些藏在工具里的守护细节

来源: 2025.10.15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这箱东西看着普通,关键时刻能救命!”10月14日上午,在林镇派出所的防汛宣传现场,工作人员康正贵打开一个白色“百宝箱”,里面的“宝贝”引得居民纷纷围拢过来。这个被大家称为“防汛百宝箱”的箱子,是派出所民警结合多年防汛经验,一点点攒出来的“应急神器”。


图片


最显眼的是一个黑色的强光手电筒,康正贵拿起来晃了晃:“这可不是普通手电筒,既能照路,尾部还有破窗锤,万一车辆被困水里,能立马砸开窗户逃生。”他边说边演示,“之前有车主就是靠这个工具逃出来的。”


图片


旁边的一卷黄色警示带也有讲究。“这是反光材质的,雨夜再暗也能看清,我们巡查时发现小面积积水,就用它围出警戒区。”工作人员曹世宏展开警示带,上面还印着“警戒”的字样,“上周在张岔村,我们就用它围起了一处塌陷的井盖,避免了意外发生。”


图片


袋子底层的几包“神奇粉末”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这是快速凝固剂,遇到小面积漏水,撒上去几分钟就能形成防水层。”曹世宏解释道,“老旧房屋的居民可以备一点,万一屋顶漏雨,先撒上这个应急,再联系维修人员。”他还拿出几包干燥剂:“雨季电器容易受潮,把这个放进插座盒、配电箱里,能减少漏电风险。”


图片

图片


讲解完工具用途,工作人员特意强调:“这些工具是我们日常防汛的‘帮手’,但对大家来说,更重要的是知道遇到对应险情时该‘找什么、怎么用’。”他还结合案例提醒居民,日常要多检查房屋屋顶、外墙的漏水隐患,提前清理车辆排水孔,“比起险情发生后找工具,提前排查隐患才是最实在的防护。”当天下午,派出所将工具用途和日常防汛排查要点整理成图文,发在村组群里,居民纷纷留言:“既懂了工具的用武之地,又知道平时该查啥,今后遇到一些问题也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