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汗水浸润黄土地 青春闪耀扶贫路
来源:庆阳市公安局
2020.06.09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在甘肃环县芦家湾乡大堡条村有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他积极响应号召,扎根山区三年,倾力服务,任劳任怨,警民情在这片大山深处开花结果、生生不息......
赵新辉,男,35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2015年参加公安工作,任职于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除了“刑警”,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环县芦家湾乡大堡条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来,大堡条村的发展赵新辉一一参与,修路、建房、打井、调解纠纷、疫情防控,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这3年里,许多新进入刑侦大队的工作人员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大堡条村的所有村民没有人不熟知他。因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获嘉奖一次,2020年被庆阳市授予抗击疫情“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走村入户访民情 履职尽责助脱贫
大堡条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294户107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8户515人。3年来,赵新辉始终做到村情民情和扶贫政策“一口清”,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六大员”职责,先后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600户(次),宣讲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动员群众积极配合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调查填写各类扶贫表格500余份;坚持走访入户常态化,督促指导72名帮扶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入户,对所帮扶户做到“六个了如指掌”和“五个全覆盖”,指导动态调整“一户一策”,督促帮扶干部帮办一件实事。
赵新辉始终身先士卒,冲在前沿、干在实处,发挥着“排头兵”作用。2018年,他得知贫困户吴某家庭生活拮据,孤立无助,无心生活,他多次主动深入吴某家,与其谈心聊天,开导思想。积极配合乡镇完成其家危房改造任务,为吴某帮建土炕一处、捐助水泥100袋,同时帮助其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收入来源,重拾了吴某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心。2020年随着最后2户达到脱贫标准,标志着大堡条村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优化产业调结构 凝心聚力谋发展
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脱贫。一是念好“养羊经”。结合乡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协助督促建成种养殖合作社2个,千只湖羊养殖示范基地1处,有力助推了产业发展。二是壮大“主导业”。积极利用村集体地种植经济作物,2020年种植青贮玉米50亩、大燕麦20亩、苜蓿20亩,预计创收5万余元,改变了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现状。三是优化“产业链”。认真开展“双争双建”活动,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牧草1880亩、种植地膜玉米2000多亩,洋芋1000多亩,小杂粮1500多亩,新建维修羊棚12座、草棚5座,鼓励群众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凝心“谋发展”。积极协助县公安局争取资金,大力发展大堡条村基础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筹资5万元为帮扶村购买化肥、优质南瓜籽及村部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赞助4.5万元,修建机电井1口,解决了养殖场取水困难的问题,争取资金6.6万元维修了村部屋顶、建成了党建宣传栏等,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夯实基础强堡垒 党建引领促脱贫
在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及村级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赵新辉带领村班子成员和村党员始终把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抓在手里,坚持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从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等方面横向发力,先后主持召开支部委员会24次、党员大会10次,讲党课12次。制定了村党员三年发展规划,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预备党员1名,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4名,发放慰问金2000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战斗中,赵新辉带领村班子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全天候驻扎在村,听从号令、奋战一线,积极协助乡镇、派出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宣讲防控知识、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理想因坚持而闪耀!在这片贫瘠而又美丽的黄土地上、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赵新辉用双脚丈量着贫困与小康的距离,用汗水渲染着青春亮丽的底色,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