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公安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庆阳市公安局关于政协庆阳市五届一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3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张博、赵丹、赵永刚、贺俊琳委员:

接庆阳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标题为《关于持续开展预防电信诈骗普法专题教育活动》的第226号提案后,市反诈中心按照市局《关于认真做好政协庆阳市五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立即将提案所涉内容通报全市各级反诈部门,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点,全力予以整治。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 打击治理整体情况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防管控宣”“五位一体”整治措施,认真开展公安部“云剑2022”、夏季“百日”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

对电诈违法犯罪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凌厉攻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以来,群众防诈“免疫力”显著增强,案件高发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截止7月28日,全市发案922起,同比下降28.97%,共造成群众损失7373余万元,同比下降6.44%,共破获现案265起,同比上升56.8%,抓获嫌疑人464名,同比上升68.73%。“96110”预警劝阻热线共预警拦截疑似本地被骗人员13.86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1550万元。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止付涉案资金1.26亿元、冻结涉案资金2216万元,打击治理工作初步实现了发案、损失下降,破案、抓获人数上升的打击治理“两升两降”目标,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市联席会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毛万东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措施,强力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坚持把治理电诈作为“守江山、护民生”的政治任务,主动作为、齐抓共管,坚决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省市县乡四级联席会议同步组织“反诈宣传月”活动,持续掀起宣传热潮。同时,各分、县局把打击电诈犯罪作为“一把手”工程,调动警力、财力、物力全方位为案件侦破提供保障,凝聚起打击治理工作的强大攻势。在持续加强市级反诈中心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的同时,积极推进各分、县局及时调整刑警大队职能,组建专业反诈队伍,有效解决各分、县局接案的不查案,办案的不研判,研判的不打击,接、立、研、打各自为战的情况。             

二是创新机制打法,破案打击取得新突破。市反诈中心立足本地,全案研判、重点跟进,对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全手段、全方位、深层次研判,有效支撑案件落地打击。去年以来,共形成有效研判报告68份,下发有效指令75条,捣毁犯罪窝点15个,破获案件1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5名。各分、县局不断创新机制打法,打团伙、打系列、打链条、打灰产,全市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战果增幅明显。市反诈中心与正宁县、合水县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先后破获省督4.08”、“9.23”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全部移送审查起诉。西峰、镇原、庆城、华池、环县等县局紧盯案件线索,深挖细查,先后破获了一批电诈及黑灰产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打击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深入推进“市级主研、县区主战、派出所主防主控、技术部门全程参与、警种捆绑作业” “一体化”运行打击机制,对部、省市推送线索及时落地,快查快打。

三是强化劝阻拦截,预警防范机制日趋成熟。市县反诈中心利用96110”反诈专线对接警处置全面细化。针对咨询类电话,按照每种电诈案件的特征详细解答,增加其防骗识骗能力;针对报警类电话,迅速获取被害人提供的银行账号、嫌疑人微信号、QQ号,推送至发案地公安机关对涉案账号快速止付,同步启动银行涉案账号资金查询机制,快速实施拦截止付。针对我市“贷款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诈骗”等案件的频发形势,综合运用部、省反电诈平台预警反制模块和互联网科技公司推送预警数据,市、县、派出所三级联动,24小时全天候对当事人进行预警劝阻拦截,有效避免群众损失。

四是强化宣传防控,全民防诈体系成效日益凸显。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综合发力,制定预警劝阻工作办法,推动96110反诈专线与110接处警平台全面融合,接受案即时止付,紧急警情1小时内上门劝阻。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创新宣传,努力实现“系统内部零发案、关联人员全覆盖、服务对象不遗漏”的目标。同时,通过“平安建设”考核督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压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和基层组织的属地责任。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五进”行动,深化“无诈社区、无诈乡镇、无诈校园”创建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

五是强力推进“断卡”行动,涉案隐患逐步减少。“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精心安排部署,细化行动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凝聚工作合力,统筹组织推动,迅速掀起行动高潮。累计核处“两卡”线索738条,核破案件3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45人,打掉开办贩卖“两卡”团伙51个,捣毁犯罪窝点42个,查获银行卡1068张、电话卡401张,扣押涉案电脑68台、手机175部、营业执照212套、POS35部、网银U25人民银行庆阳中心支行问责惩戒银行营业网点18个,问责41人,停止非柜面业务银行18家,管控账户1587户。市工信局和三大运营商问责追究通信网点78个,加入黑名单惩戒失信用户人员672移动、电信、联通庆阳分公司加大风险号码排查力度,对6个月以上未激活的预开卡号码和存量“三无”用户(无语音、无短信、无流量)100%予以限制通信服务,先后关停电话卡10万多张。同时,市县反诈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和运营商深入全市各类大中专院校和全市9所职业技术学校,覆盖学生群体10000多名,利用“开学第一课”、电诈犯罪法制讲座、组建反诈志愿者等活动,全力开展“断卡”行动宣讲,充分教育广大学生“不参诈、不被骗”,通过持续宣传,全市银行卡、电话卡涉案数量逐步下降,涉案对公账户基本绝迹,新增金融账户涉案数量大幅萎缩。

三、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从犯罪特点看:电诈犯罪涉及环节多、链条长,既有直接实施诈骗的“危害端”,又有技术开发、引流推广、“跑分”洗钱、“两卡”开立收贩等支持诈骗的“作恶链”,受打击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环节施诈手段升级、花样变换,层出不穷,进一步增加了我们溯源打击的难度。一是网络多应用、跨平台变化愈演愈烈。微信、QQ、支付宝、内嵌客服平台等互联网应用正在成为施诈首选工具,其中利用电话、短信引流,社交软件甚至游戏通讯端诱导点击虚假链接、登陆伪装网站施诈的占到绝大多数,呈现出多工具融合、多手段共用倾向,导致涉网类诈骗激增,占到电诈方式的70%以上。二是转账“洗钱”方式更加隐蔽多样。为诈骗分子提供资金服务的黑灰产业更加细分化、多样化,“跑分平台”“数字虚拟货币”“贸易对冲”等日趋活跃,借助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混币”“对敲”等专业手段,混淆资金来源、打破对应关系,逐渐成为赃款“洗白”变现的重要渠道,极大增加溯源和追缴难度。三是黑灰产业愈发活跃泛滥。从吸粉引流、技术开发、话术剧本,到“水房车手”“跑分接码”“卡农币农”,每一个环节都活跃着众多的“从业者”,催生出庞大的黑灰产市场。四是倒卖“两卡”现象屡禁不止。银行卡、手机卡“黑市”价格两年暴涨上百倍,达到30005000元每张。受暴利诱惑、教唆诱导,一些人员以此为业,多头开办、倒卖获利。

从打击治理质效看:一是生态打击欠缺。部分案件打击浅表化、碎片化,全链条打击战果量少。个别县区检法部门证据认定标准不统一,导致嫌疑人能拘不能捕、能捕不能诉,影响打击质效。二是防控保护措施亟待加强。全市各县区注册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人数普遍较少,注册率低。三是重点人员管控尚不到位。一些县区对涉诈重点人员摸排管控措施不力,放任自流,管不好、控不住,导致涉案“两卡”犯罪时有发生。

从构建“全民防诈、全社会反诈”格局来看:一是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还有差距。一些高危流程、潜在风险还没有排查出来、纳入管控。个别银行、通信运营商和寄递机构没有将监管触角延伸覆盖全部基层网点,账户违规开办、非法寄递还时有发生。二是基层组织的属地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基层组织未落实综治宣传防控措施,对涉诈高危人员未落实逐一见面管控措施。三是组织保障还不到位。部分成员单位在思想准备、资源配备和力量保障不到位,缺少专职人员、专业装备和专门预算,内部合力整合不够,全行业、全系统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一些县区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焦点不突出、重心未转变,人财物等分配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近期,中央下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厅字202150号),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打击治理电诈犯罪的态度决心,为我们综合治理、合力攻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支撑保障。全国、全省打击治理工作会议上,对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行部署要求。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狠抓贯彻落实,采取强有力措施强打击、抓治理,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切实以打击治理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强化宣传警示。继续深入机关、社区、农村、家庭、学校、企业等开展宣传,力争做到全覆盖,最大限度扩大受众面,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和人人喊打的强大态势。根据不同行业、职业人员特点,统计高发类型、梳理作案手法,以案提醒警示,针对性提升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二是强化源头治理。瞄准黑灰产业活跃泛滥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地区,靠实各行业领域的监管责任,深度梳理本行业、本系统风险隐患和盲区漏洞,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坚决斩断信息流和资金链,管控重点人和风险点,从源头铲除电诈犯罪滋生土壤。

三是强化生态打击。深化公安部“云剑2022”专项行动和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对全市所发电诈案件加强穿透性研判,彻查全链条犯罪,抢抓黄金时间,注重深度治理,密切办案协作,确保打深打透、断链摧网,不断提高打击质效,确保完成今年省厅下达的破案数再提升20%以上的目标任务。

四是强化预警防范。坚持科技破题、智慧赋能,强化大数据建设和智能化应用,完善反制预警信息平台,确保阻在关口外、劝住关键人、保住钱袋子,靶向阻断涉诈风险,全力以赴压降发案、减少损失。

五是强化机制保障。不断完善联席办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奖励机制,调动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性;同时,坚持劝阻失效、大额警情、多发地区、多发部位“四必查”,综合运用通报批评、约谈、督办、挂牌重点整治等手段,推动打击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