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公安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扎实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一是坚持党委统揽。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总体布局,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制定印发《庆阳市公安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毛万东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将法治建设纳入对县区公安局和局属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估,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
(二)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一是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庆阳市公安机关执法全流程记录实施细则》《庆阳市公安机关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确保执法活动有章可循。二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全面落实案件“五级审核把关制度”,建立法制监督员派驻工作制度,在全市公安机关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民警担任法制监督员,派驻到基层执法单位,对执法办案开展全流程监督管理。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执法办案系统、执法监督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实时监督、动态管理和预警提醒,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三是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统筹城区办案场所资源,建成高标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执法监督中心等,实现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置案件受理、案件办理、案件审核、物证管理、涉案财物管理等功能区,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专业的工作人员,为执法办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加强与检法司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四是提升执法质量。深入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制定印发《庆阳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实施办法》,坚持日常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网上考评与实地考评相结合、案件考评与执法活动考评相结合,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全市公安机关不构成犯罪不批捕、没有犯罪事实不起诉、行政案件复议纠错三项数据实现“五连降”,近两年刑事复议、刑事复核、无罪判决、国家赔偿、重大案件实现“五清零”。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以“三抓三促”行动、“铸忠诚警魂”等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思路、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措施,积极营造安商利企的平安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便民利企的服务环境。二是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科(室)长“坐窗口”体验行动。市县公安局班子成员到服务窗口模拟办理事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体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推动改进优化服务流程。印发《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全市公安机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政务窗口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细化职责分工,明确警种责任。三是推进驻企警务室建设。积极服务保障油气田、煤矿企业及陇电入鲁、“东数西算”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严打涉企犯罪。严厉打击金融、涉税、涉企、涉众、涉民生等领域犯罪有效维护了群众、企业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安定。
(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一是突出主题宣传日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110宣传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日期,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视大屏展播、制作宣传版面、发放宣传纪念品、悬挂横幅、标语、发送短信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特别是加大对国安、反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禁毒等涉及国计民生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借助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全市公安法制和宣传部门全面依托在线网络传媒、庆阳公安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深入挖掘“微警事”潜力,多形式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市局结合新型电诈手段,以真实案例改编拍摄“陇东警事”普法系列剧,收到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三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共向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配备公安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670人。为了保护学生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市公安机关结合青少年学习教育实际需要,精心设置宣传内容,从青少年实际需要出发,采取以案说法、故事教学等参与感、体验感、互动感较强的方式方法,定期安排有关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围绕增强青少年安全保护意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辨析常见违法犯罪行为和危害后果等做好普法宣传,切实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维护青少年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民警执法理念不够端正,执法程序不够规范,证据意识、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还比较淡薄,执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一些执法问题发现不及时、整改不到位。
(二)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创新不够,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把握不够精准,宣传内容和形式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三)公安“放管服”改革还需持续深化。部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还不够优化,网上办事的便捷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便民利企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执法教育培训:深入开展执法理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增强证据意识、人权意识、程序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举办执法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旁听庭审等形式,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监督管理,确保执法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法制监督员的作用,加强对基层执法单位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对执法不规范、执法违法等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系统和执法监督平台功能,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提高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一是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以案释法工作,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二是 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农民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三)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一是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流程。进一步梳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强对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提升网上办事服务能力。加强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网上办事功能,实现更多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提高办事的便捷性和效率。三是落实便民利企措施。持续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对便民利企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3年,市公安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