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阳光警务之先 争执法为民之优
自今年1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阳光警务暖民心”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以来,市公安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将该项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集合起来,创阳光警务之先,争执法为民之优,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公安工作深入开展。
◆帮扶资助彰显赤子情怀
春节前夕,群众的冷暖始终是各级公安机关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从1月15起,市公安局局长郑银生等党委成员深入到英模家庭、离退休干部、贫困群众家中进行慰问,先后慰问8个单位、企业,16户干部群众、62名贫困英烈子女、民警家属,送去慰问金2.1万元。各县区公安机关的民警们也纷纷深入农家院落、厂矿企业,机关学校进行走访慰问。据统计,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16698人次,走访群众1.8万余户10.6万余人,走访企业888家、单位858个,为群众做好事4688件,发放慰问金、捐献钱物共计33.3万余元,为困难群众、企业解决实际困难744件,出台便民措施69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范好评。
◆广纳意见筑牢维稳根基
日前,市公安局局长郑银生率领民警到庆阳石化公司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对公安服务工作的需求和意见,收集到建议6条。与此同时,县、区公安机关及各部门也走出机关,走向群众,广纳意见建议。环县公安局采用错时走访、主动约访、定期回访的“三访”措施,搭建警民联系新平台,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开门评警活动;刑侦部门民警围绕如何严厉打击黑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涉枪涉爆涉毒犯罪等犯罪活动深入走访群众,了解破案线索;网监支队在市局机关举行开门评警恳谈会,就网络管理等方面虚心向群众征求意见;全市8县区公安机关专门设置并公布了群众意见建议热线电话。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召开座谈会、警民恳谈会226场次,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6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1163起,整治治安乱点318处,整改隐患779处,排摸案件线索885条,破获刑事案件1143起,有效地维护了城乡社会稳定。
◆利民措施满足群众需求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进入整改阶段后,市公安局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梳理为8条,逐条展开整改。针对窗口部门人员缺乏的问题,经汇报市政府,并和编办、人事部门协调,从各县抽调业务骨干7名充实到窗口单位;出入境管理科针对群众对办理护照政策不熟悉等情况,出台了6项便民措施;全市公安机关户籍部门推出了从咨询、填表、受理初审、询问核对到上网录入、收费开票等进行“一站式”办理,全天候24小时随时接受群众预约。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台各类制度53条,充分体现了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
◆媒体联通架起警民连心桥
活动开展以来,各警种、各部门结合各自的特点,纷纷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交警部门共出动宣传车8辆,投入警力28人,制作拱门11处,悬挂横幅133条,设立宣传点18处,摆放展板145面,发放宣传单3.2万余份,重点对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开展了宣传活动,受教育群众达3.8万人次。宁县、庆城、华池等公安局组织指挥中心、巡警大队、交警大队及各派出所开展了“110宣传日”活动;市公安局开通了庆阳公安网,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省市媒体记者通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大走访开门评警工作的了解。各县分局都在互联网建立了“公安局长信箱”,接受群众的意见和投诉。全市公安机关在《甘肃日报》、《甘肃法制报》、《陇东报》、庆阳电视台等媒体刊发各类宣传稿件1011篇,制作节目68个,和网民交流互动3100多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